□ 易國祥(武漢 公務(wù)員)
不久前看了一節(jié)目,一父親不慎將5歲兒子帶丟,苦尋無果,妻子怨懟,當日子快過不下去時,妻子撿到一棄嬰,她從此把對丟失兒子的情感全部投入到棄嬰的撫養(yǎng),26年一直做下來,希望能回報到兒子的身上。這一堅持,客觀保住了婚姻和家庭,也為日后兒子回家留有好的歸宿。老天有眼,丟失的兒子果真遇到了視如己出的養(yǎng)父母,且最終尋親成功。
善有善報的故事還有另一重要啟示,苦難中人可以從人格覺醒中得到救贖和補償。心理學意義上的“人格”不突出道德評價,側(cè)重法定做人的資格。一種行為在不同環(huán)境下反復(fù)出現(xiàn),一般就是人格在起作用。只微笑不辦事、不貪不占也不干,是人格的任性與走偏。作為公職人員,只享受俸祿不服務(wù)納稅人,不必以道德詬病,這是行為邏輯的違背。那位母親在巨大壓力下,因找到了人格覺醒的途徑,不僅解除了當時的困局,還為未來開辟了前途,值得重染作風之弊的官員鏡鑒。
周恩來在地震災(zāi)區(qū)給受災(zāi)群眾講話,自己主動迎向刺骨的寒風;焦裕祿冒著受處分的風險,想辦法外購糧食替代品救濟窮人。社會往往給予他們很高的道德評價,但他們認為這是應(yīng)該做的,不做心不安,理不通,做不到是缺格。若把符合人性常理的事過分神圣化、道德化,是自作多情,是對人格保持距離。
人們有人格敏感,萬不得已會拿人格擔保,平時卻沒有面對人格瑕疵的勇氣。有人格偏執(zhí)的,有人格分裂的,更有在高壓面前,以利己為中心的人格選擇。你進我退,你強我變,唯獨不刀刃向內(nèi),放棄鍛造健康人格,形成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多面人格。
尋求人格覺醒與改造世界觀是一致的。官員不能拒絕理想信念的高度,還要直面紀律和問責的約束,當前尤其需要激發(fā)人格成長的內(nèi)心需求,給官員人格成長以空間。要壓力傳導和責任壓實,也要倒逼,但切莫擠壓了心靈,漠視了尊嚴,逼頑固的作風問題變異再生,不僅損害事業(yè)和群眾利益,終究會葬送官員自己。